返回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598节
首页
更新于 2025-08-09 01:41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底蕴就是文化积累,现在就是工业发展。
    比如电影特效,不是独立存在,是工业的一环。
    从这个角度,前世中国电影,在底蕴和现在都强的一匹的情况下,那么拉胯,也是一种能力。
    偶像剧,输出的是生活方式。
    沈三通把炸鸡改了。
    原版炸鸡想想挺地狱的,韩国没自己东西了。
    炸鸡是美国的象征。
    《大长今》的时候至少有自己的东西,像《天国的阶梯》之类的狗血归狗血,但生活方式是韩式的。
    越往后,韩国越没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沈三通不可能保留。
    保留炸鸡,就有些可笑,这不是中国的生活方式。
    还不如吃蛤蜊喝啤酒,或者吃锅包肉,鸡架骨,喝草茶之类的文化呢。
    最好是奶茶,城市生活产出的文化。
    蜜雪冰城本身就是文化输出,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
    后世,在其他国家,有人结婚、求婚、过生日,选择在蜜雪冰城,和中国早年对美国快餐的感觉一模一样。
    沈三通用旗下的“研磨时光”,重点在奶茶,而不是咖啡,咖啡太西式。
    替代炸鸡的是烧烤。
    设计烧烤手势舞,吃烧烤喝啤酒,比较符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沈三通还会呈现美食、历史、笔墨纸砚。
    借萧天帝之口,一顿彩虹屁。
    如此强大的萧天帝,为什么选择成为中国人也有一番解释。
    中国人是少有的人人如龙的国度,也是站在时间长河之上的国家。
    具有“第四维度”能力,跳出时间长河,因为中国独有的信史,不尊重历史,历史也不会报复,只是重复。
    而读懂了历史的人,就有前后眼,能够游荡在时间长河之中。
    总之,偶像剧根本上是生活方式的输出。
    后世中国不怎么火的偶像剧,在其他国家火爆,就是因为中国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是别的国家观众可望不可及的。
    也可以说贩卖美好,这一点沈三通恰好擅长。
    当然,光这样还不行。
    还需要大手笔的营销投入,这也是南韩偶像剧,或者说韩国娱乐在中国的秘诀。
    好不好先不说,吹起来就行了。
    棒子营销很强的。
    后世,韩国电影都完犊子了,中国惨,但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韩国是真要死了,但还有人吹要学习韩国电影。
    这就是营销能力。
    好比吹刘亦菲一样,她有一部电影现象级吗?
    别说现象级,有赚钱的吗?
    一次选择是操作失误,次次其实就是三观。
    总能选差的,或者不得不选差差的,人和团队,还有社交圈子肯定有问题。
    次次赔,还能有机会,那就不是商业问题。
    和杨笠差不多,一家又一家前仆后继,不怕损失。
    沈三通搞跑男和《星你》,要整合电视台、赞助商、各大代言多方力量,然后投入千万宣发巨资,资源交换更是好几千万。
    除了营销,还有动员粉丝义务劳动。
    这些砸下去,臭的也能吹成香的。
    第47章 把范小胖送上巅峰
    2月24日。
    中午。
    邦邦邦!
    “过来,趴好,腿长开。”
    声音又沉又重。
    “腰部用力,扭起来。”
    面对冲击,整面墙都似乎在颤抖。
    “注意甜区位置。”
    沈三通教范冰冰打网球呢。
    初学者,打墙。
    一个小时过后见小胖练的站不住了,沈三通劝道:“多练体能,《鲨滩》拍完,我看你把训练都丢了。”
    范冰冰像是水里泡了一遍,浑身是汗,又累又爽。
    怕凉了汗感冒,招手道:“给我换个毛巾,这个湿透了。”
    披上干爽的大浴巾,灌了几口水,范冰冰情绪舒缓下来,吐槽道:“《面对面》播出,你这可把一些人得罪狠了。”
    三天前,周六八点十五《面对面》首播。
    “沈三通:我的电影表达”专访。
    评价两极分化。
    闻言,沈三通哭笑不得:“一些没脑子只知道反的大v也就罢了,有点本事的也脑子坏了。”
    “我对六代导演的批判,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赞成将电影划分成商业和艺术,应该是类型片分类,以前也说过,只是这一次表述的更清楚。”
    “好家伙!法国新浪潮那批学院派,新闻和传播专家,文学教授这类人,一下子跳了老高。”
    “反对我的主张,批判我的电影不追求意义上的深刻,也不追求逻辑上的严谨,没有思辨之主题。”
    “他们这是骂我吗,他们批评我,在观众眼里反而说明我可靠。”
    “这就是‘石砸狗叫’的最好体现,我没想搭理他们,他们自己跳出来了。”
    范冰冰感叹沈三通心大:“你扫到了一大片,你不在意,但被扫到的能感觉到。”
    “还提供了一个现实题材切入视角,现实题材的表达,不只是六代展现的那种,也能有其他切入点。”
    “拿读书人免税做比喻,还举了一些老师如何把学生灵性洗掉的例子。”
    “你对最近二十来年的电影评价风向,几乎全部否定,是要建立一套新标准,人家不跳脚才怪。”
    沈三通不在乎:“这有什么?能拍的现实题材多了,随着市场发展六代导演不缺一口饭。”
    范冰冰:“人家要的不只是一口饭。”
    沈三通:“我都不是有意的,受不了就受不了。”
    范冰冰提醒:“有人放出话,你以后别想得奖。”
    沈三通不屑一笑:“我还说要毁灭世界呢,说什么就是什么吗?退一万步说,这些奖值什么钱,观众喜欢最重要。”
    范冰冰挺羡慕沈三通这种态度,随心所欲。
    她对沈三通脾气了解很深,确实不在乎奖项。
    “你这次采访重点是什么?”
    沈三通:“表个态。”
    范冰冰:“表态?”
    沈三通解释:“《囧途》再度破纪录,八亿多。”
    “《赤壁》日韩、东南亚成绩在我看来一般般,但有领导很重视。”
    范冰冰不觉得《赤壁》海外票房只是“一般般”。
    “亚洲票房,有好几千万美元了吧?”
    沈三通不是很在意:“四千多万美元,其中日本提供了一半,还是跟在吴宇森《赤壁》后面得的好处。”
    “海外发行,片方分成很低,大概只有票房的四分之一,到我手里更没多少。”
    《赤壁》版权在制片方火车头电影公司手里,东亚、东南亚发行授权给了嘉禾。
    不过电影票房的收益归属投资方,海外也是一样。
    拍摄《赤壁》的时候,沈三通还没现在这么强。
    导演片酬折合了三个点的票房分成,再加上一成份额,也就分个一成三。
    海外收益,还没作为发行方以及有院线的嘉禾赚得多。
    更没有嘉禾股价表现来的直观。
    《囧途》票房下画报收八亿四千万,《赤壁》电影在东南亚、东亚热卖。
    双重刺激,嘉禾股价攀升。
    范冰冰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吴宇森《赤壁》下部你没出来说什么,吃人嘴短是吧?”
    沈三通实事求是:“确实跟着吃了好处,他的《赤壁》在日本破了记录,超过老谋子的《英雄》。”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